2025年6月13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普陀校区理科大楼A512教室成功举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商业银行科技金融实践”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该校金融专硕校友、现任上海银行苏州分行公司业务部客群经营部部门经理杨左源担任主讲嘉宾,金融学系教授李云鹤主持讲座。
讲座中,杨左源从政策、产品和问题三个维度展开分享。在政策方面,他详细介绍了政府当前推行的四种政策,包括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财政贴息、风险分担机制以及鼓励“投贷联动”模式。
产品部分,杨左源以三个关键问题为切入点展开论述。针对“银行为什么要大力布局科技金融”,他从贯彻国家战略、适应宏观经济变化、满足旺盛业务需求三方面进行解答,并结合生活实例深入阐释。对于“银行有哪些做法”,他总结指出,各家银行围绕科技金融的产品和政策虽各有特色,但核心聚焦资金、产业、政策、管理四个方面。资金赋能涵盖股债结合、投贷联动,涉及银行债权类与股权类资金实践业务;产业赋能体现为资源整合、生态运营,包括银行上下游对接以及产学研对接业务;政策赋能表现为链接资源、放大红利;管理赋能则体现为异业联盟、增值服务。杨左源对以上方面进行了系统讲解,并辅以相关案例说明。针对“银行能从科技型企业身上获得什么”,他从开户、存款、贷款等角度进行了回答。
在问题探讨环节,杨左源指出当前银行面临两大挑战:一是科技型企业的综合判断对银行提出更高要求,而该新兴产业短期内难以完全填补传统业务营收利润缺口;二是银行债权、股权业务遭遇重大挑战。
讲座尾声,杨左源分享了自己在银行工作的感悟。他强调,银行作为百业之首,与各行各业紧密相连,希望未来有志于进入银行工作的学生能深刻理解这一点。同时,他指出银行是顺周期行业,与宏观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银行就业受到一定冲击,但金融机构相对稳定,抗风险能力较强。此外,他还告诫同学们要守法合规,坚守底线。
互动环节,有同学提问“银行如何评估数据作为质押物”。杨左源回应称,银行主要评估数据来源,判断数据能否产生价值,并以交通数据对智能驾驶产生价值为例进行说明。他还表示,对于数据质押业务,银行目前对民营企业持谨慎态度。
本次讲座为同学们搭建了全面了解银行科技金融实践的平台,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机会。
文丨朱文怡
编辑丨肖启玉
编审丨吴文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