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报名丨关于第四届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报名参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7-14浏览次数:10



各学部院系、各位研究生同学:

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大赛围绕金融科技创新主题,旨在充分激发高校青年学子创新精神,推动金融科技发展,服务国家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前三届大赛累计吸引超过1300支队伍参赛,覆盖了全国近200所研究生培养单位。

第四届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由南京大学与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政府联合承办。本届大赛创新性增设“揭榜挂帅”主赛道,以推动技术创新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景,同步实现“解决行业技术堵点”与“培育创新人才”的双重目标。主赛道将由金融机构及金融科技企业作为发榜单位,发布源于真实业务场景的技术攻关命题,直面金融业关键技术卡点堵点问题;由参赛团队揭榜攻关,以可落地的解决方案作为参赛成果。

现就组织我校研究生参加2025年第届大赛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名称

届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

二、大赛组织架构

1.指导单位: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

2.学术指导单位: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3.主办单位: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4.承办单位:南京大学、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政府

5.协办单位:江苏省数字金融重点实验室

6.组委会秘书处: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三、参赛条件

以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技术创新突破为核心考量,不限制揭榜团队的专业领域与人员构成,不设定团队负责人与指导老师的学术背景或职称要求。鼓励研究生以创新联合团队形式申报,支持跨院校、跨专业的研究生群体开展技术攻关,倡导将不同学科的技术成果跨界应用于金融场景,重点鼓励参与揭榜,支持参赛团队围绕赛题方向自拟创新题目。

参赛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者须是具有正式学籍的研究生,已获得读研资格的本科生(需提供学校保研、录用证明)及本研贯通培养(需提供学位、培养模式证明)的学生。

2、参赛者需以团队形式报名参赛。参加“揭榜挂帅”主赛道的参赛队伍由不多于10名学生组成,参加自拟题目(原成长赛道)的参赛队伍由不多于6名学生组成。每个队伍可由1-2名指导教师进行指导,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参赛队伍不超过3支。

3、揭榜挂帅团队应具备实施项目所需的科研能力,在揭榜的项目领域具有相应的技术储备,掌握技术攻关实施所需的自主知识产权。同时,揭榜团队需对项目内容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四、赛题方向

(一)“揭榜挂帅”主赛道

揭榜挂帅”主赛道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图像识别3大技术领域,共15个可供揭榜的赛题,赛题列表如下(具体赛题说明详见《附件2:第四届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揭榜挂帅”赛题指南》):

序号

技术领域

揭榜挂帅赛题名称

1

大数据

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信贷风控模型研究

2

大数据

基于多场景预测的人伤自核引擎系统优化研究

3

大数据

对公贷款逾期预测模型构建与应用

4

大数据

基于小样本与数据血缘的银行业务数据智能分类分级系统

5

大数据

基于知识图谱实现寿险黑产团伙挖掘的研究

6

大数据

基于极不平衡样本的客户金融服务产品多步推荐模型

7

大数据

基于银行流水数据的黑灰产中介挖掘模型构建与应用

8

人工智能

非平衡数据下的电诈交易挖掘

9

人工智能

基于LLM的账务智能体-财枢智擎

10

人工智能

基于大模型的数据标准自动化对标

11

人工智能

基于大模型保险文档精准召回系统——面向寿险产品知识库的语义搜索能力检验

12

人工智能

基于领域小模型与通用推理大模型的非结构化数据智能分类模型构建与应用

13

图像识别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授信审批印章真伪鉴别模型构建与运用

14

图像识别

银行业务影像质量缺陷智能检测算法探索

15

图像识别

基于图像识别与深度学习的银行信贷业务图片鉴伪质检系统研究



(二)自拟题目(原成长赛道)赛题

自拟题目(原成长赛道)设置三个赛题方向。自拟题目须符合选题方向要求:

自拟赛题方向

赛题方向任务描述

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

参赛队伍需展示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优化客户体验。参赛项目需具备明确的创新点和应用场景、展示人工智能技术在项目中的核心作用及优势,同时,项目需具备技术可行性和商业可推广性。

大数据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

参赛队伍需展示如何通过大数据技术挖掘金融数据价值,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参赛项目需具备大数据技术的核心应用和创新点、需具有明确的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能力、需展示项目的实际应用效果和商业价值。

除人工智能、大数据外的其他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

参赛者可根据当前金融科技的前沿实际,灵活选择其他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主题方向。例如,区块链、云计算、信创、物联网、光子科技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鼓励参赛队伍围绕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金融安全等金融场景,提出突破性技术解决方案,推动金融业在效率提升、安全保障及智能化升级方面的变革。



、参赛流程

参赛队伍须在2025710日—111215:00时间段内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网(https://cpipc.acge.org.cn/pw/hp)进行注册报名,并接受参赛资格审核。审核通过的参赛团队可以选择“揭榜挂帅”或自拟题目两种方式参赛,每个团队限选一个赛道方向中的一个赛题。

(一)“揭榜挂帅”参赛流程:

1、揭榜团队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网注册报名,选定赛题,实现“揭榜”。

2、参赛团队签订《数据及资料保密承诺书》(模板见附件3),将报名成功截图(须体现报名赛道及赛题)与承诺书一并发送给承办方联系人(邮件主题为:揭榜挂帅赛题数据申请-团队名称-队长姓名-赛道名称-赛题编号),承办方赛题负责人联系邮箱:sutong@nju.edu.cn,承办方收到报名成功截图与承诺书后的三个工作日内,向参赛团队提供相应命题的数据资料。

3、参赛团队根据“揭榜挂帅”赛题说明及赛题对应的数据资料攻关解题,形成可以落地应用的参赛成果。

(二)自拟题目参赛流程:

1、参赛团队根据自拟赛题方向,自行确定攻关题目。

2、参赛团队攻关解题,形成符合赛题方向任务要求的参赛成果。


六、赛制情况

(一)初赛

项目初评阶段,重点考核技术任务完成度。线上评审,每个团队需提交如下评审材料:

以精益画布呈现的参赛成果说明:参赛成果说明应当包括问题描述、解决方案、关键指标、技术亮点、项目原创性、落地可行性、缺点及改进方案等内容。须使用组委会提供的统一模版(模板见附件5)。

可运行的项目成果(如模型源代码、系统演示包):源代码应包含参赛团队开发产生的全部源代码及可运行程序、相关工程设计文件、模型文件,但不包括编译中间文件、开源软件源、公共类库等代码。

技术文档:技术文档应为简要文档,需真实准确、简明扼要。

附件(主要包括原创性声明、团队合影等):未提交“作品原创性声明”的参赛团队不具备通过初赛的资格、视同弃赛(模板见附件4)。参赛团队照片含全体成员(包括指导教师)合影1张,全体成员在参赛单位标志物前合影1张。

演示视频(非强制):团队可自主选择提交5分钟以内的参赛成果讲解视频作为辅助参赛材料,演示参赛成果的功能与性能。作品演示视频以展示作品运行效果为主,其他如开发过程、功能讲解等为辅,格式为MP4,画质建议1080P,文件大小不超过500MB,画面清晰、声音稳定。

参赛团队必须提交材料①和材料④,必须提交材料②和③中的至少一项。初赛参赛作品所有文件应分类存放,每个文件夹须在其下建立readme.txt文件:简要说明本文件夹作用,以及对各文件的描述。作品最终压缩为一个压缩包,命名为“团队名称-队长姓名-作品名称-赛道名称-赛题编号”并提交至大赛官网。

揭榜挂帅”参赛项目须突出体现针对赛题技术性任务的完成情况,由组委会协调发榜单位与大赛专家委员会共同评审,择优确定决赛入选项目名单;自拟赛题参赛项目须突出体现参赛成果的实践效果与可推广性,由大赛专家委员会根据所上传的参赛材料进行初评,评审出参加决赛的团队。


(二)决赛

成果路演阶段,重点考核团队技术攻关效果。现场评审,每个团队需提交如下评审材料:

以精益画布呈现的参赛成果说明:参赛成果说明应当包括问题描述、解决方案、关键指标、技术亮点、项目原创性、落地可行性、缺点及改进方案等内容。须使用组委会提供的统一模版(模板见附件5)。

可运行的实物成果(如硬件原型、软件系统):硬件原型需附带必要的配件及操作说明,软件系统需提供安装包、数据库文件及运行环境配置要求(如操作系统、依赖库版本等)。若涉及数据交互,需提前准备脱敏数据集或模拟数据接口,确保演示过程流畅。建议自带展示设备,确保成果可现场演示运行。成果需体现对赛题技术任务的实质性解决,如算法模型需展示核心代码片段及测试指标,硬件设备需演示实际功能效果。

演示PPT以充分展示作品为目的,现场演示时长不超过8分钟,演示PPT应嵌入时长不超过1分钟的作品演示视频,演示视频应与演示PPT放在同一文件夹内。须使用组委会提供的统一PPT模版(模板见附件6)。

参赛团队必须提交材料①,必须提交材料②和③中的至少一项,建立readme.txt文件:简要说明各项材料的对应关系及使用条件,将所有材料最终压缩为一个压缩包,提交大赛承办方。

揭榜挂帅”参赛项目由发榜单位依据参赛作品的技术问题解决程度、攻关任务完成状况进行评审,遴选出各赛题重点“揭榜“成果。再由专家委员根据重点“揭榜“成果的技术创新性、落地可行性与行业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审,评选出优秀参赛作品。自拟题目参赛项目由金融业界与学术界共同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共同评审,根据参赛成果的创新水平与项目落地前景,评选出优秀参赛作品。


七、校内参赛组织流程:


1校内报名:请符合要求、有意参赛的华东师范大学在校生(包括非全日制)于20251015日前,扫描以下二维码,以团队形式提交校内报名信息。

2官网报名及资格审查:校内报名完成后,请各参赛团队于2025111215:00,至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方网站https://cpipc.acge.org.cn/)提交官网报名,以便学校进行资格审核。审核通过的参赛团队可以选择“揭榜挂帅”或自拟题目两种方式参赛,每个团队限选一个赛道方向中的一个赛题

3校内作品提交及审核:请各参赛队伍于2025102623:59,将参赛作品以“团队名称+队长姓名+队长所在院系”形式命名提交至邮箱:crzhang@fem.ecnu.edu.cn,以便进行校内审核。学校将会组织培育指导、优化提升相关工作;经校内审核后,于111515:00,至官网正式提交作品


  1. 赛程设置


内容

时间

赛题发布及校内报名

即日起至20251015日截止

校内审核作品提交

20251015-1026

官网注册报名截止

2025111215:00

校内指导、作品优化、官网提交

20251026-111515:00

初赛评审

202511下旬

全国总决赛

202512月中下旬


九、奖项设置

本届大赛设置一等奖(含金奖、银奖与铜奖团队)、二等奖、三等奖。同时,还将评选优秀组织奖及优秀指导教师奖。获奖队伍由大赛组委会统一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团队奖项设置列表如下:

    • 奖项

      金额

      金奖团队

      50000

      银奖团队

      30000

      铜奖团队

      20000

      其他一等奖

      10000

      二等奖

      5000


本届大赛除设置上述常规奖项外,“揭榜挂帅”赛题发榜单位根据实际业务需求,为部分赛题单独设置了企业专项奖,奖金为5000元到20000元不等。



十、注意事项

1、参赛队员报名信息对接全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电子注册数据库,系统无法自动对接的参赛队员身份由其所在高校或科研院所研究生管理部门负责审核。大赛组委会秘书处、承办单位具有对参赛团队人员资格进行抽查核验的权利。

2、团队需指定一名队长,负责与大赛组委会的联络和组织团队的参赛事宜,并以队长所在的培养单位为参赛单位进行报名。

3、参赛团队成员可来自多所高校,但需以队长所在院校为参赛单位进行报名,跨校团队需在报名系统中完整填报所有成员院校信息。

4、资格审核通过后,参赛团队不得变更赛题,不得更改团队成员、排序及指导教师信息。

5、涉及商业敏感信息的参赛成果(如企业具体业务流程、未公开数据指标等)需在展示材料中进行脱敏处理。

6、参赛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参赛团队所有。

7、“揭榜挂帅”参赛团队严禁向任何第三方泄露数据内容或用于与赛事无关的场景,违规者将取消参赛资格并追究法律责任。

8、自拟赛题赛道的参赛团队,报名完成后,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参赛成果即直接进入初赛评审阶段。已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其他赛事或往届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的作品,不得以同一作品重复参赛,一经查出,取消参赛资格。

9、自拟赛题参赛项目需展示数据来源合法性证明(如企业授权书、公开数据集引用声明等),涉及个人信息的数据需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


十一、其他事宜

1、参赛费用:本次比赛不收取任何费用。入选决赛队伍的差旅费用等,学校将予以支持。

2培训组织:学校积极支持研究生参赛,由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院组织校内参赛团队的培训和指导,提供参赛保障服务。具体培训安排,另行通知。

3交流咨询:请有意向参赛的同学扫码获取“2025华东师大金融科技创新大赛”微信群二维码,跟进大赛流程、讲座培训以及交流咨询。申请添加时,请注明“院系+姓名”。

4奖励激励:根据竞赛最终结果,学校对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的参赛团队(队长须为我校研究生)予以奖励;对获奖团队所在学部院系及指导教师予以绩效激励。

5咨询联系:张老师(经济与管理学院),电话:021-32529411/18801912973

邮箱:crzhang@fem.ecnu.edu.cn

  1. 附件信息:参赛邀请函、大赛参赛指南“揭榜挂帅”赛道赛题指南“揭榜挂帅”参赛团队数据资料保密承诺书参赛团队原创性声明大赛精益画布模板视觉及PPT模板等大赛附件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查看,请各团队报名之前仔细阅读,按要求进行大赛准备。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57


联系我们
普陀校区:中山北路3663号
闵行校区:东川路500号
邮编:200062/200241
电话:(021)62232025/54344958
Email:jgxy@sem.ecnu.edu.cn
院长邮箱:dsyin@finance.ecnu.edu.cn
学院网站
学院微博
学院公众号
学院视频号

华东师范大学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信息化办公室©copyright 2013.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