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AI+金融”行业主题月丨中信期货参访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5-11-03浏览次数:10

10月29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洞见-AI+金融”主题月——“走进中信期货,洞见金融新纪元”圆满结束,20余位从事金融或对期货行业感兴趣的同学参与了本次企业参访活动。


企业说


微信图片_20251102110344_179_124.jpg


中信期货办公室负责人韩牧原分享



中信期货办公室负责人韩牧原先生首先对华东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院MBA师生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随后,他以《期货市场的功能定位与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为题展开主题分享。韩牧原先生从期货工具的基础逻辑切入,以简明生动的案例对比解析期货交易的核心特征,并深入阐释期货市场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关键作用。通过两个典型反差案例,他指出,期货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价值并非止于“开户与交易”,而在于提供贯穿全流程的专业支持——从套期保值制度搭建、风控体系设计、人员培训,到产业链价格研究与定制化套保策略制定,真正助力企业实现风险对冲与稳健经营。此外,韩先生还系统介绍了期权与场外衍生品等创新工具的应用场景,为师生们展现了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多元路径与前沿实践。


微信图片_20251102103903_177_124.jpg

中信期货有限公司资产管理中心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周向真分享


中信期货有限公司资产管理中心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周向真先生以《AI时代的量化投资》为题,深入解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对量化投资范式的深刻影响。他指出,量化投资的核心价值不止于“盈利”,更在于作为市场经济的“润滑剂”,提升市场效率与理性程度。随着市场的自我进化,传统策略正逐步失效,而AI的介入为行业带来革命性突破——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体”能够融合记忆、规划与执行能力,将投研周期从“以天为单位”压缩至“以小时为度”,极大提升投研效率与策略响应速度。同时,周向真先生也坦陈AI量化的三大现实挑战:一是金融数据“量少质低”,易致模型过拟合;二是市场噪音巨大,机器难以提炼真正有效的创新逻辑;三是AI虽强于计算,却仍欠缺人类的直觉与想象力,短期内尚难完全替代人脑。他强调,尽管困难与不确定并存,AI驱动的量化投资仍处在广阔的探索前沿,其潜力正在不断被验证与释放。


微信图片_20251102110730_180_124.jpg

中信期货金融科技委员会应用开发二部总经理方磊分享


中信期货金融科技委员会应用开发二部总经理方磊先生以《数据驱动未来:大数据重塑期货行业新生态》为题,系统阐述了大数据技术对期货行业带来的深刻变革。他指出,大数据的应用已实现从“小时级”分析向“实时级”反馈的跃升,数据处理效率与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作为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大数据正广泛赋能于投研、营销、风控、理赔及投顾服务等多维场景,在客户管理、风险监测、合规监察、产品与运营管理、财务绩效分析等环节展现出强大的支撑力。方磊先生特别提到,反电信诈骗、客户画像与风险预警已成为期货行业大数据应用的三大典型场景,显著提升了行业的安全性与精准化服务水平。展望未来,随着政策推动、技术革新与应用深化的协同推进,大数据将持续重塑期货行业的生态版图,驱动其迈向更加智能、高效与可持续的发展阶段。



教师说


微信图片_20251102104120_178_124.jpg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龙翠红分享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龙翠红教授以《当下资源股投资的机遇与逻辑》为题进行主题分享,从宏观视角系统解析资源股的投资逻辑,并结合市场特征提出风险提示与策略建议。龙翠红教授指出,黄金价格上涨并不必然意味着黄金股同步走强,两者涨跌幅度与节奏会出现短期偏差。谈及铜的投资价值,她将其形象地称为“全球经济的晴雨表”,强调铜价与宏观经济复苏及新兴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的周期敏感性与战略属性。在分析铝的投资逻辑时,龙教授重点剖析了电解铝行业的产能上限与成本优势,认为其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她进一步强调,投资的本质在于“确定性”。资源股虽具阶段性机遇,但短期波动显著,投资者应避免盲目追高与频繁交易。对于缺乏专业研究能力的投资者,龙教授建议可优先配置资源类指数基金,或聚焦具备资源储备优势与成本控制能力突出的优质标的进行长期持有,以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圆桌对话


微信图片_20251102110904_184_124_new.jpg

微信图片_20251102110900_181_124.jpg微信图片_20251102110901_182_124.jpg

微信图片_20251102110902_183_124.jpg微信图片_20251102110905_185_124.jpg

微信图片_20251102111510_190_124.jpg微信图片_20251102111509_189_124.jpg

圆桌对话现场


在圆桌对话环节,中信期货的四位嘉宾围绕量化风控、服务实体与人才培养等核心议题,与在场师生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交流。针对同学提出的量化止损机制问题,中信期货有限公司资产管理中心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周向真先生指出,量化投资并不设固定止损线,而是依据策略类型与产品属性动态调整风险收益比,通过组合配置实现分散化管理,以控制系统性风险。在谈及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时,中信期货办公室负责人韩牧原先生强调,期货市场的核心在于围绕大宗商品全产业链提供定价与风险管理服务。未来,应进一步推动标准化定价体系向国际市场延伸,实现定价权与风险管理能力的双提升。在人才招聘方面,中信期货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艾嘉先生表示,公司始终欢迎具备金融、理工及产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加入。中信期货每年设有系统化实习项目,并在校招中优先考虑具备相关实习经历的候选人,以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积累专业经验。最后,针对量化策略的运用,周向真先生进一步补充说明:量化投资以组合化交易为主,通常不针对个股进行做空操作;而事件驱动策略虽具备一定空间,但对信号识别能力要求极高,普通投资者切勿盲目模仿。


微信图片_20251102102704_165_124.jpg

参访师生合影


此次活动,以“基础工具—AI应用—投资逻辑—职业发展”的全维度内容架构,系统呈现了期货行业的专业深度与前沿广度。通过多位嘉宾的精彩分享,同学们不仅深入理解了期货市场如何在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之间搭建价值桥梁,更感受到人工智能如何以技术革新重塑金融生态的未来格局。

至此,中信期货参访活动圆满落幕。本次交流让同学们在理论与实践的交汇中拓宽视野、深化认知,也为未来投身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积蓄了新的洞见与力量。


编辑丨肖启玉 

编审 | 吴文钰


联系我们
普陀校区:中山北路3663号
闵行校区:东川路500号
邮编:200062/200241
电话:(021)62232025/54344958
Email:jgxy@sem.ecnu.edu.cn
院长邮箱:dsyin@finance.ecnu.edu.cn
学院网站
学院微博
学院公众号
学院视频号

华东师范大学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信息化办公室©copyright 2013.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