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信息资源管理论坛”在校举行

发布时间:2024-05-08浏览次数:2148



为深入贯彻落实人工智能行动战略,探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新命题、新应用、新治理,助力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2024年4月24日,由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的“人工智能时代的信息资源管理论坛”在普陀校区小礼堂顺利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友吴世忠,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孙建军,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王世伟等十余位校外的专家开展交流研讨,华东师范大学40余位师生参与本次论坛。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健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正在开展的“数智跃升”计划,尤其是学校在利用人工智能提升管理、教育、科研等方面的进展,他希望本次论坛能够汇聚专家智慧,探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在育人方式、科研范式、治理体制、数据体系、师生素养等方面实现“数智化”突破创新,进而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随后,吴健教授向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83级本科、87级硕士吴世忠院士致赠学校校徽。



主题报告环节,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术和技术研究成果,以及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实践经验,学科交叉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维度对AI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展开分享和讨论。主题报告由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殷德生教授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世忠交流了“对人工智能时代信息资源管理的几点认识”,从人工智能引发的科技革命浪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发挥人工智能对信息资源管理的作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吴院士从在华东师范大学就读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时的“与图书结缘,与信息为伍,与知识作伴”开始,谈到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特点“算力就是权力,模型决定智力,数据涵养能力”。从互联网+,到数据要素×,再到人工智能n次方的发展中,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大有可为,通过推动各类技术的应用实现“为事业赋能,为社会减负”。此外吴院士建议:加强人工智能的学习,向人工智能要生产力,关注人工智能使用的安全和保密问题;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中,不断更新学科知识体系,加强产学研究结合,推动跨学科合作研究。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孙建军做了“面向前沿交叉领域的科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主题报告。报告中提到,交叉创新是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现实路径,前沿交叉领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展领域。科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已经进入了深入发展阶段,数智环境为科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资源基础、信息平台、技术支撑、模式创新等,报告中结合相关案例阐述了科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路径。



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王世伟以“图书馆智慧体的再认识”为题,从问题的提出与缘由、人工智能日新周(旬)异、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智慧体、人工智能与文献的聚藏整理、人工智能与信息的搜寻获取、人工智能与知识的阅读推广、人工智能与空间的设计休闲等方面阐述了人工智能时代下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指出以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引领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历史发展机遇,让亿万读者共享图书馆文化发展成果。

主题研讨环节由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教授金武刚主持。信息管理系系主任蔚海燕首先向各位专家汇报了我校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新进展。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炜、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彭卫国、同济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慎金花、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潘卫、上海市工程咨询行业协会秘书长周荣生、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合伙人丁宪杰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师生们集思广益,围绕“信息资源管理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人工智能时代的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华东师范大学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等问题进行探讨。

报告会前,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副校长程静在丽娃河畔与吴世忠院士进行了亲切会谈,梅兵书记重点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及取得的成就,加快建设引领育人创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方面的举措,并向吴世忠院士赠送了纪念册。



本次论坛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新形势、新进展,通过主旨报告、主题研讨等环节加深师生对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深入理解,以促进人工智能时代下新的研究实践,有序推进人工智能时代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



编辑丨郁思雨

编审丨肖启玉


联系我们
普陀校区:中山北路3663号
闵行校区:东川路500号
邮编:200062/200241
电话:(021)62232025/54344958
Email:jgxy@sem.ecnu.edu.cn
院长邮箱:dsyin@finance.ecnu.edu.cn
学院网站
学院微博
学院公众号
学院视频号

华东师范大学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信息化办公室©copyright 2013.All rights reserved